本报北京11月20日讯(记者 高靓)记者今天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对培训评价组织、师资培训、证书考核成本核算、财政支持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澄清。
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 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
记者从10月31日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苏省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今年起至2021年,全省组织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50万人次以上。到2021年底,全省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8%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2%以上。
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教育部今天在青岛举行的这场新闻发布会。这是我们教育部今年一个重要的宣传活动,也就是“落实全教会 奋进迎华诞”为主题的“1+1” 发布采访活动的第8场。今年暑假之前,我们连续组织了7场这样的活动,接下来我们还会组织3场,这样全年下来是10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宣传部、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委)、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国资委、总工会、团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党委宣传部、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国资委、总工会、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宣传部、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国资委、总工会、团委,各有关单位:
从2019年到2021年,全省共举办200多万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到2021年底,全省技术工人总数达到550万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18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重达到30%以上。
职业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需要有适当的体制安排。它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教育需求与产业需求、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的协同作用、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的“跨界性”特征。这一"跨界"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需要将反映个人和社会地位的教育证书与反映工业、企业和职业综合专业能力水平的某些职业技能水平的教育证书联系起来并加以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模式的转变,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个部门正式发布了13个新的职业信息。新职业的出现,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要求。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呢?